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消化内科陈杰团队在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发文阐明环境-遗传交互在溃疡性结肠炎精准预防中的作用

党总支:第四党总支 科室:消化内科 作者:唐岸柳 陈杰 时间:2024-11-14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近期,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陈杰特聘副教授团队在柳叶刀子刊、研究与试验Top期刊eBioMedicine (IF 9.7) 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空气污染暴露通过CXCR2和MHC III区域的表观遗传改变增加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风险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increases susceptibility to ulcerative colitis through epigenetic alterations in CXCR2 and MHC class III region)》,首次揭示了空气污染通过改变表观遗传修饰影响溃疡性结肠炎 (UC) 发病机制,并通过环境与表观遗传修饰的交互,阐明了调控表观遗传位点对于防治空气污染对肠道损伤及UC发病的潜在防治靶点,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精准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消化内科医师/特聘副教授陈杰为论文第一作者,消化内科双聘PI浙江大学李雪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UC是炎症性肠病 (IBD) 的主要亚型之一,目前病因仍未明确,基因座的甲基化改变和表观遗传修饰与UC的发病风险升高相关。团队之前的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与IBD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升高存在关联,暴露于PM2.5和氮氧化物与肠切除术或全因死亡率的风险增加有关。团队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利用生存分析和孟德尔随机化等统计学方法,观察到较高的空气污染水平 (包括NO2、PM2.5水平及空气污染综合评分) 与UC发病风险降低相关,且这一关联受到表观遗传修饰影响,与PM2.5和NO2暴露相关的甲基化CpG位点与UC显著相关。

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CXCR、MHC III基因的DNA甲基化改变介导了空气污染与UC发病的关联,且与城市化水平和人群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关。研究指出,通过改变CXCR、MHC III基因相关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有望降低空气污染对UC发病风险的不良影响,结论为基于人群的UC精准预防提供了重要干预靶点,对疾病的精准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陈杰特聘副教授与李雪研究员共同主持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学科建设“双PI”科研项目,在消化内科主任王晓艳教授的大力支持下,聚焦炎症性肠病 (IBD) 这一热点领域,致力于IBD风险因素、发病机制及诊治防控策略研究。团队近3年发表IF > 10分文章15篇,近10年来建立了湖南地区IBD人群专病队列,建成了中南大学炎症性肠病大数据库和生物标本库,发现了重金属及藻类等环境污染物、饮食及加工食品、睡眠、运动等生活方式与IBD的发生发展有关,揭示肠道微生态调控代谢产物调控免疫参与IBD炎症调控及耐药的新机制,基于上述研究建立了IBD诊治防控新模式。此前团队的研究成果在Nat Commun (IF: 17.7)、Diabetes Care (IF: 17.2)、EClinicalMedicine (IF: 17.0)、Autophagy (IF:16.1)、Int J Surg (IF:15.3)、J Hazard Mater (IF: 14.2)、Am J Gastroenterol (IF:12.1)、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IF: 11.6)、Environ Health Perspect (IF: 10.4) 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湖南省消化病学专委会主委单位、首批全国炎症性肠病区域诊疗中心、“非可控炎症与肿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单位。科室成功举办全国IBD学组年会暨亚太消化学会IBD研讨会,团队多次在欧洲消化疾病周 (UEGW)、亚洲炎症性肠病学会 (AOCC)、全国消化年会等国内外会议演讲,相关研究被热心肠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在全国形成影响力。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51299 总访问人数:399721089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