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湖南省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分子影像学组2025年功能与分子影像创新技术与临床转化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党总支:第五党总支 科室:放射科 作者:陈灿 马小倩 时间:2025-05-27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5月24日,由湖南省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分子影像学组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承办的2025年功能与分子影像创新技术与临床转化学术会议在长沙召开。本次学术盛会立足学科发展前沿,邀请国内分子影像领域专家开展专题学术报告,旨在通过多维度学术交流与经验共享,全面提升湖南省分子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在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在开幕式上,湖南省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分子影像学组组长容鹏飞教授发表主旨致辞。他代表学组向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系统阐述了湖南省分子影像学科建设规划。他明确指出需秉承“健康中国”战略导向,构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机制,着力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分子影像诊断能力。同时,他呼吁全省同仁凝聚共识、协同创新,从临床需求出发推进影像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共同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分子影像学科发展体系。

本次学术会议采用分阶段组织实施模式。第一阶段特邀省外权威专家开展前沿领域专题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纳米工程研究中心崔大祥教授围绕《医工融合促进智能影像诊疗技术的研发与转化》主题,系统阐释技术创新路径与转化应用机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水兴教授基于《脑梗塞少见病因分析》进行病理学机制解析;哈尔滨医科大学孙夕林教授针对《肺癌多核磁共振分子成像精准诊疗》展开多模态影像技术应用探讨。三位专家的研究成果展示有效构建了跨学科知识共享平台,获得与会专家一致认可。

第二阶段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容鹏飞教授主持专题研讨环节,湘雅三医院胡鹏志教授就《影像检查互认的形势与对策》进行政策框架与实施路径剖析,湘雅医院邢妩教授基于《WHO分类儿童高级别胶质瘤磁共振影像特点解析》开展循证医学诊疗规范研究。系列研讨立足影像学科发展前沿,聚焦关键技术瓶颈突破,通过多维度理论探讨与临床实践案例相结合,为区域影像诊疗体系的优化升级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在学术交流活动下半场议程中,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林潇研究员、湖南省人民医院贺亚琼主任医师、湖南省肿瘤医院文露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汪珍元主任医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宏副教授及上海联影医疗冯智超博士分别就骨骼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学、胰腺疾病分子病理机制研究、结直肠癌液体活检筛查技术、肝硬化多模态影像学评估体系、帕金森病诊疗生物标志物研究及肿瘤微环境的磁共振可视化研究等学科前沿领域作专题学术报告。

与会专家基于学科发展需求,从基础理论架构到国际前沿动态,紧密结合临床转化实践进行系统阐释,全面展示影像医学领域创新研究成果,有效推动放射诊断学、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本次学术活动构建了理论研讨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的专业交流平台,对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影像诊断规范化水平、促进学科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圆满实现预期学术目标。

本次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对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加速推进湖南省功能与分子影像学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湖南省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分子影像学组将持续深入贯彻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指导方针,充分发挥专业领域引领作用,系统整合省内外分子影像领域专家学者的科研智慧与技术资源,重点突破分子影像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临床应用”三位一体的转化医学体系,为全面提升我省功能与分子影像技术创新水平及临床精准诊疗能力提供持续发展动能。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48096 总访问人数:405544547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