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2025湘雅-维也纳分子影像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党总支:第六党总支 科室:核医学科 作者:周小霞 时间:2025-07-05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2025年7月3日下午,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核医学科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联合主办的“2025湘雅-维也纳分子影像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外科楼19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是继2024年1月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何庆南率团访问维也纳医科大学并签署合作协议后,双方首次举办的双边学术交流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两校在分子影像领域的青年学者互访与合作。

本次论坛邀请维也纳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核医学科李翔教授率团队来访交流,团队成员包括薛嵩博士、朱璟熠博士、王泽阳博士和文思杰博士。同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毅教授也应邀参会,与来自维也纳与中南大学的青年学者共同围绕核医学分子影像、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减重手术相关脑影像等前沿领域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论坛由湘雅医学院党委书记朱利勇教授担任主席并致辞,湘雅三医院副院长容鹏飞教授、湘雅药学院副院长曹东升教授、湘雅三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赵敏教授担任主持及讨论嘉宾,湘雅三医院副院长左笑丛教授最后做总结发言,出席论坛的还有湘雅三医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主任雷俊教授、临床数据研究中心主任陆瑶教授、核医学科李建教授、放射科彭松教授以及多位研究生代表。

朱利勇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向与会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他表示,近年分子影像领域发展迅速,本次论坛旨在为青年科学家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分子影像研究的交流互鉴与思想碰撞。期待借助本次论坛契机,与各学科优秀的青年学者进行深度交流,进一步深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助力分子影像科学研究与多学科融合。

李翔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实践经历及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介绍了团队近年来在分子影像学、靶向分子探针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等领域的一系列代表性工作;张毅教授介绍了基于MRI影像对肥胖人群及减重手术干预下的大脑认知功能调控机制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减重手术对脑功能网络重塑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神经调控与后续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价值;薛嵩博士以前列腺癌为例,系统阐述了多模态人工智能在诊疗一体化的应用及在核素剂量学中的应用,为推动核医学精准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撑;朱璟熠博士分享了其发表于《Nature》杂志的最新研究成果,详尽讲解了基于深度学习驱动的蛋白从头设计方法,证明膜内配体与跨膜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被精准设计,为新型功能性跨膜蛋白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王泽阳博士围绕肥胖治疗的挑战与发展趋势展开报告,展示了其关于减重手术后肥胖患者有机代谢谱变化的系统研究,为肥胖干预的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文思杰博士则聚焦于前列腺癌靶向治疗,介绍了其利用双示踪剂分子影像与剂量学分析预测[177Lu]Lu-PSMA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疗效的研究工作,为提升个体化治疗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随后的交流讨论环节,来自减重外科、放射学、药学、核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神经影像、分子影像及诊疗一体化、分子影像人工智能技术、AI引导的药物筛选策略及罕见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多学科融合路径与技术转化前景展开了深入研讨,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左笑丛副院长进行了会议总结。她表示,新湘雅核医学科作为已获批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亚专科,近年来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室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分子影像学更是一个发展潜力无限的医学学科,医院将大力支持核医学科发挥新型放射性药物研发及分子影像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精准诊疗优势,全面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致力于打造新湘雅核医疗特色诊疗品牌,为助力“健康湖南”建设贡献新湘雅力量。

本次论坛内容丰富、学术氛围浓厚,不仅拓宽了参会人员的科研视野,促进了对国际前沿医疗技术的深入了解,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国际接轨,助力医学科技高质量发展。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35724 总访问人数:413411111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