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美国胃肠病学家张程教授来院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党总支:第四党总支 科室:胃肠外科一病区 作者:马敏 张翼 时间:2025-10-22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10月19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毕业后医学教育办公室联合胃肠外科特邀美国Chalmers P. Wylie VA门诊护理中心及VA中央俄亥俄医疗保健系统胃肠病学家张程教授来院授课。本次会议由胃肠外科一病区主任张翼主持,医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办主任雷俊、胃肠外科党支部书记李小荣,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向军教授携医院多学科师生共同参会,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张程教授不仅是医学博士、美国胃肠病学会会员(FACG),还曾在哈佛医学院(2011-2012 年)、俄亥俄州立大学(2014-2018 年)承担教学工作,在炎症性肠病(IBD)诊疗优化、术后预后研究及医师培养领域成果丰硕,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16篇,主导13项IBD新药临床试验。

张翼首先代表科室表示欢迎,并系统介绍了胃肠外科一病区的学科发展脉络与临床科研实力,希望后续能与张程教授继续加强交流合作。

随后,张程教授以“美国医师培养和成长概况”为主题展开专题讲座。他结合自身海外教学经历,深度拆解“医学教育-住院医师规培-专科医师认证”全链条培养体系,尤其针对胃肠病学专科医师培养,重点分享“临床实操考核+科研能力融合”双轨模式,该模式既注重临床技能的标准化考核,又强调科研思维的早期培育,为胃肠外科一病区年轻医师培养提供了重要国际参考。针对现场师生关注的“青年医师临床与科研协同发展”痛点,张程教授以IBD诊疗团队培养为实例,提出在规培阶段增设“多学科病例讨论+临床研究入门”模块的具体建议,具备极强的应用价值。

会后,参会专家围绕胃肠疾病MDT(多学科协作)诊治流程优化、跨机构科研合作机制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明确了科室后续临床诊疗与科研创新的重点方向。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交流既开拓了国际学术视野,又获取了可落地的实践方案,收获远超预期。

近年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胃肠外科一病区在张翼教授带领下,始终以“微创化、精准化、快速康复”为发展理念,聚焦胃肠肿瘤与复杂胃肠疾病诊疗,形成鲜明技术特色与学科优势。临床诊疗方面,科室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腹腔镜下复杂肠梗阻解除术等尖端微创技术,尤其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领域成果突出,已为数百名患者成功保留肛门功能,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6-8天,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科研创新方面,科室依托湖南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组、湖南省胃肠外科ERAS(加速康复外科)研究中心等平台,近10年牵头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0余项,在胃肠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梗阻性肠病的综合治疗等多个领域发表SCI论文近百篇,其中IF>10论文7篇,IF>20论文4篇,单篇IF值最高为41.444;学科建设方面,科室构建“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发展体系,定期开展多学科病例讨论会、青年医师技能培训、基层医师带教等活动,不仅为医院培养了大批优秀胃肠外科人才,还通过技术辐射与学术交流,助力湖南省胃肠外科诊疗水平整体提升。


张程教授介绍:

医学博士、美国胃肠病学会会员(FACG),现任俄亥俄州哥伦布市Chalmers P. Wylie VA门诊护理中心胃肠病专科医师。张程教授聚焦炎症性肠病(IBD)诊疗优化及术后预后研究,相关成果获2017年俄亥俄州立大学胃肠病研究Michael R. Grever奖。近五年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等期刊发表论文27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16篇。担任4本消化领域期刊编委,主持国际消化病学会议并做主旨报告38次,主导13项IBD新药临床试验。教学方面,于哈佛医学院(2011-2012)、俄亥俄州立大学(2014-2018)培养医学生300余名,开发《胃肠生理学》课程并获教学创新奖。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242362 总访问人数:448027605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